演讲篇

女人不能穿错半生

于西蔓

各位好!我非常高兴第一次有机会来到长沙。昨天一到长沙我就特别特别地激动,今天一到这个会场我也特别特别地激动,因为在各个电视台的演播室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多的观众在场,所以我想一定是我的话题更吸引人(掌声、笑声)。

20世纪我们缺了什么

21世纪怎样做女人,这个话题其实已经被问过很多遍了。尤其是在世纪交接的时候,有电视的采访,有报纸杂志的采访,都在说西蔓你也谈谈21世纪的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可能很难很难谈。大家会说21世纪的女人应该科技含量更高一些,知识含量更高一些,在富有女人味的时候还能够是一个事业能手等等。我的观点是21世纪的女人应该是一个形象自信的女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我在考虑:20世纪咱们女人完成了什么?

20世纪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裹小脚的。到了五四运动,女人的观念就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后来我们又逐渐冲破一些阶级的意识、性别的意识,随着毛主席的那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呐喊,咱们中国女性也从此站起来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男女平等,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前年我受邀代表中国的女企业家到泰国参加了一个全球女性会议,特别出乎意料的是,在那个会上发言的都是亚洲一些国家很有成就的女性,像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的女性,她们谈的都是什么话题?大家猜一猜——都是说我多么多么不容易,要摆脱家族的阻挠,摆脱丈夫的阻挠,我要冲出来工作等等。我想这对中国女性来讲,真是一个太古老的话题了。我们是真正站起来了的一代中国女人。在20世纪我们完成了内心充实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

那么仔细想想,上一个世纪我们缺乏什么?我们在哪些方面没有满足?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讲究内心美、内心充实的时代的话,我想20世纪我们唯一没能满足的就是外在的自信。

我知道很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女企业家说,她站在企业里顶天立地,一声令下大伙都佩服。但是我就是一到有事的时候就糟了,我会在头一天晚上准备很长很长时间,在家里的床上、沙发上,衣服堆得像山一样。最后选出一身衣服,第二天穿到那个场合里,却觉得哪儿都不自信,恨不得把手也藏起来,脚也藏起来(笑声)。我想这样的情况在座的人可能都有。大家想想,这么优秀的女人,也会那样缺乏形象自信,其他的女人怎么会不是这样呢!

我想,我们应该在这个世纪里来寻找一些形象的自信,并由形象的自信来带动我们的事业,带动我们的生活。这是因为形象是一个人能力的广告。我这是有感而发。很多人都很奇怪,一直在问我,媒体也在问我说:“西蔓,你真的很奇怪,你过去是学航空的,怎么最后做起色彩了?好像还做得挺出色。”

一个优雅的老女人如此震撼了我

我从小就爱美,最初爱美的动机是因为自己自卑。我小时候生活在文工团大院里,那里有跳舞的人、有唱歌的人,都特别漂亮。我特别喜欢跳舞,结果发现那里所有人的腿都比我长,个也比我高。那我去学唱歌吧,结果大家发现,我是个天生的哑嗓子。回到家里抬头看见妈妈爸爸,他们俩偏巧都长得比我漂亮,弄得我很没有自信,天天抱怨他们为什么把我生得没有他们漂亮(笑声)。后来为了想办法避开那个上山下乡的事情,妈妈就把我“捅”进了京剧团,让我唱老旦。我不高兴,我那时候才十二三岁,唱李奶奶啊。我觉得这不是我需要的一个形象。几年之后可以考大学了,我就想,我要拼命地学习,一定要争取考上大学。待在那个环境里始终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我在相貌体型上追不上别人,但我其他方面一定要优秀,学习一定要好,形象也特别刻意去做。我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逐渐长大。

因为在意自己的形象,我会把别人不敢穿的东西很仔细很努力地找出来,尽量适合自己地把它穿出来。每天把头发梳得特别的整齐,虽然那时候不敢化妆,但是我的形象修饰从小学到中学后来一直到大学,都是引人注目的。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一直被人评价说“西蔓是一个特别爱美的人”。当大学毕业我有了自己的钱以后,我就更加随心所欲地打扮自己了。我每月工资的一半以上是投资在形象方面,拼命地去逛商店。那时候刚刚开始出现涂口红涂指甲油什么的,我第一个身先士卒在那儿尝试。我在打扮方面始终是很有自信的,我也相信我是一个会打扮的人。

我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书时,下面坐的都是局长、处长、科长。我呢,20岁刚出头。涂着指甲在上面给人讲课,往往把那些人恍得说“就爱听她上课”,因为瞧着舒服。我从小学习就好,不愿别人因为我喜欢打扮而把我的学习看扁,教书也一样。那时候的航空经济学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听说过,连北方交大、上海交大都不开这样的课程。我们学校很前卫,让我开这个课程,逼得我去查找了很多的资料。但是我站在讲台上还是觉得很不充实,于是学校就派我到日本航空公司进修去了。

到了日本几个月以后,我遇到了这么一个让我震撼的机会,一个偶尔让我碰到的女人,我觉得她真的修正了我作为女人的一生信念。

那是一个休息日,我拿了一本书到一个餐厅,准备在那儿一边看书一边休闲。点完菜坐在那里就东张西望地看了看,刚好门开处就进来一位女士,60多岁的年纪,穿着特别得体的一身,浅灰色的套装,脖子处系了一个宝石蓝色的比较鲜艳的一块丝巾,满头的银白发,戴了一副银边的眼镜,就这么走进来了。我当时就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她进来的那种美给镇住了,坐在那儿半天我都不能动。然后我就一直看着她走进来,坐到我斜对面的一个位置上。我完全失去了自我,一直就这么在看着这位女士。她非常优雅地坐在那里之后,慢慢地拿起菜谱点菜,点完菜坐在那里始终望着窗外。我是稀里糊涂地把饭吃完,在不失礼貌的前提下始终盯着她,就这样过了大约有40分钟,那位女士出去,我继续坐在那里不能动弹。

我就在想,我为什么被震住了,为什么我没有被20多岁的人震住,而是被她震住了?去日本后我不断地被许多日本女人精致的打扮所打动,但也没有像这位老女人如此让我震撼。我体会到了,是她的优雅!圣罗兰说的一句话非常对,“优雅是从17岁开始学的”。我想这位女性她一定是自小就很关注做女人的这种味道,她懂得内涵与外延的完美结合,多年的修炼使她厚积薄发,拥有这么一种由内往外散发的优雅。我们通常以为60多岁是老太婆了,当奶奶无所谓,我爱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反正也不引人注目,男士不会多看我一眼,女士也顶多评价我是一个落伍的人。没想到一个60多岁的老女人渗到骨子里的优雅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带给一个20多岁小女人那么大的震撼。我后来总结出一句话:“美是女人一种持续不断地、坚忍不拔地对自己的关心(掌声)。”女人可能只有做到这样,你的形象才能够成为你一生事业和生活的支柱(掌声)。

其实我也是从穿错半生开始

在日本进修一年后我回到北京。在北京待了半年,我始终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冲动。我想我是一个这么喜欢打扮的人,我为什么不待在国外多借鉴一些打扮的知识呢?我太向往这些东西了。所以我就申办了自费留学,再一次到了日本。

我看着日本职业女性都喜欢穿着灰蓝,形象非常舒服,我就开始买和她们差不多一样颜色的衣服。结果发现我老是不对,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好看。脸还容易红,穿上那个藏蓝和那些灰的衣服脸会红得更厉害。然后我就特别怕被人评价为“她是不是从中国来的,很乡气啊”。我们留学生都有一句话说,人一出国就爱国了。所以就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不知为什么就是解决不了。人就有了一种自卑,站在人前一说话就想我的脸会不会红啊,只要这么一想我的脸会更红,简直红得就没办法。

当我觉得自己的形象要出问题的时候,我的色彩人生的一个机会来了。

一次我随着公司的人出差到香港,工作完了之后,我就约了一位香港朋友——现在碰巧成了爱立信的中国市场总监——我说你能不能带我好好逛逛街,我要买好多衣服。我就像购物狂一样,逢商场就进,进了里面拿着套装就买,大包小包买了好几包。可能这位男士跟着女士这么来回逛街很烦,但又是朋友不好意思说出来,所以他就跟我说,“西蔓你过来,我觉得你买的东西颜色都不对呀”!这是第一次有人跟我说这样的话。我说:“什么?”他说我觉得你哪儿都黄黄,头发黄黄的,眼睛黄黄的,我觉得你像暖色系的人。天方夜谭了!我都没听说过。他说你呀不是春就是秋,你买这些颜色都不对呀,就这件小毛衣对,那些套装都不对。他说,日本不是在流行吗?有个Color Me Beautiful色彩四季理论,这四季理论能让你明白你穿什么颜色好看,现在简直不得了啊。我说不知道,日本没有这个。我给断言了,其实日本一个阶层悄悄在流行着,我不知道而已。他说那本书对你太有用了,他说他太太最近像发疯一样非要考取Color Me Beautiful的色彩顾问,所以他也跟着看了好多书。

我还是很倔的,我想他是不是烦了才这样埋怨我。我说你再陪我买两套吧。我一念之下又买了两三套。他看我购物这么疯狂,他就说:“西蔓,我一定逮着你把这本书买到。”我们就转来转去转到一家外国书店,最后买了一本英文原版的Color Me Beautiful色彩四季理论的书。

第二天一早我就上了飞机。一开始还没太经意地翻这本书,看了几页,就着了迷,然后就这么一直看下去。我觉得每句话都是对我说的。看这页说怪不得那么多口红我全没用完。然后再往下看几页,说怪不得我买的那一筐筐首饰全没用。再看几页,我就知道怪不得我衣柜里那些衣服永远穿不上。我就回想自己每天早上上班之前的忙碌样子:先化妆,化完妆把头发梳一梳,最后看看时间,糟了!还有两分钟,我得赶紧挑衣服。把柜子一打开,从这边看到那边,那边看到这边,拿起这件看看,拿起那件看看,不行,时间没有了,拿起一件先穿上再说吧。然后到鞋那儿,拿起一双看差不多就穿,基本上鞋和包就没太换过(笑)。我估计在座各位没准跟我当时有同样的问题,这本书全给我回答了。

回到日本我就尽量拿着那本英文书去找感觉,对照书本我觉得自己是秋季色系,我把那本书关于我的那个色系给剪下来,当宝贝一样,做了coller copy,就是彩色复印了好多好多张在家里贴着,每天看着它去购物。后来经过验证说明我的感触还不错,我的确是接近这个色系的人。

这种自我的学习和感悟,让我的衣柜大大变化了,这个变化是很痛心的啊,过去真是全穿错了。

我的色彩人生从清理衣柜开始

有一天我下了个决心,开始整理衣柜。我把好多好多的衣服拿出来,包括能穿的不能穿的。我看完之后痛心疾首,因为百分之七十是错的,那是因为追随了日本人的穿着。后来我干了这一行才知道,闹了半天日本人冷色系多,而我是暖色系的,所以我追随她们就错了。我来到咱们长沙觉得暖色系多,尤其春季人多;到了上海我发现是冷色系人多。过去由于我不明白这个道理,造成了衣柜里的错误。现在我得“明辨是非”了。

我把衣柜归类,分“日常穿用族”、“不常穿用族”和“没用族”。日常穿用族里面给限定20根衣架,我给自己规定:只要再买一套衣服,我就必须把那里边的衣服给淘汰掉一套。这样就限制自己过去那种疯狂购物的毛病。由于我要知道时尚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如何让一套衣服能够完美结合,我就格外精心地将“日常穿用族”衣柜整理得特别合理。那么“不常穿用族”呢,就是那些要么颜色对款式不对的,要么款式对颜色不对的,要么特别贵绝对舍不得送人的,统统给放在一起,尽量想办法去通过大围巾丝巾搭配它们。对“没用族”的下了个决心,扔了一部分,送人一部分。

没想到这么做之后,我的生活真的合理起来了。从此以后我站在衣柜前信心十足,早晨上班从来不用考虑有没有合适衣服的事情,只考虑场合就可以了。比如我今天上午得参加一个会议,晚上我有个活动,我又不能赶回来换衣服,那我就一定要找一个参加会议看起来还可以的衣服,那么活动时我只要添上一个围巾,有个胸花有两个饰品换一换就可以了。随便拉开我的饰品抽屉拿上哪个饰品,颜色之间都是搭配的,然后我去到鞋柜那儿,顺便穿上哪双鞋也是搭配的,拿哪个提包都没有问题。基本上几分钟之内我就能搞定自己的形象。我享受这种方便十多年了。

穿衣的变化引发我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我回味过去,自己那么爱美,在我生命过程中最美丽的一个年代,因为不懂颜色,结果穿错了。而明白有这么个道理后,我就开始留意色彩讯息。发现闹了半天,色彩讯息就在自己身边。在我工作的日本公司就有色彩顾问这种职业的人,他们是管产品色彩的。跟他们聊起来之后就知道,色彩顾问或者被称为色彩搭配师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职业,近20年来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流行,他们有管个人装扮的形象搭配师,有管服装服饰和化妆品的色彩顾问,有专管产品色彩的,有专管室内色彩搭配的,还有专管城市建筑色彩搭配的。我才明白闹了半天色彩有这么丰富的学问。由自己穿衣发生的巨变引发我对色彩的探究,继而引发我对色彩学习的兴趣了。

我就尽可能地进行不脱产的学习,把我工资的很大部分投在色彩学习方面。星期六星期天加上平时的晚上,去上各种各样的色彩课,参加了世界最大的色彩咨询机构美国CMB公司色彩资格培训,师从日本最有权威的色彩泰斗佐藤女士。然后我就参加了日本的全国考试,没想到一考就拿到了政府认可的搭配师资格证。

我本来是把它当成一个边缘的兴趣来学的,拿到资格认证后,我就有能力开业了,这对我是个极大的鼓励。有了这个想法就一发不可收拾,天天就像着迷似地琢磨这件事了。那个时候我在日本已有了很稳定的职业,自己开业既意味着要改行,一切重新开始,也意味着有一个对自己更有吸引力的事业要扬帆启航。

色彩知识对现在的中国人最管用

将我的色彩王国的根扎在哪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日本有点像锦上添花,回中国好比雪中送炭。历史造成了我们在座的好多人从来没有学过色彩,怎么能怨我们在座的这些人,你穿不对是应该的,因为没有人能够教你来穿对。

我去日本几年也接待过很多国内去的代表团,去到那儿谈判、访问、学术交流等等。给我一种什么感觉呢?硬件是好的,长相身材不知比日本人好多少倍,女士中人才也多,经常是团长,还有特别好的日语和英语,坐在谈判桌前侃侃而谈,真是才华横溢,日本人常自叹不如。可是中国团一到晚上活动就抓瞎了,我进房间她们总是说小于你帮我们想想,晚上这个活动我是该穿裙子还是穿那个裤子,上边这件毛衣怎么样。那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没有那么多的颜色可搭配,没有那么多款式可选择,她们去时也尽心尽力了,接受过形象的培训、礼仪的培训,带着大箱子小箱子,打开之后跟过去我在家里一样,摊了一大床的都是衣服,可是怎么配大家都没把握。

有一天我带着从广东去的一群男士客人,安排他们到日本海边去玩。临走前就忘了叮嘱一句到海边都得怎么穿,结果到那儿之后他们从更衣室一出来,我傻眼了,所有的男士虽然都穿着游泳裤,但下边却穿着白袜子,穿着黑皮鞋,就那样站在沙滩上。我想这怎么办啊,我就忘了说得备一双拖鞋的事情,这丢咱们中国人脸了。我说先都回去,回更衣室先别出来,我去买拖鞋。我就拿了自己的钱拼命地跑到卖沙滩鞋的地方,买了一大兜拖鞋回来给他们穿上。

咱们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因为形象而丢失分数的事情,对我的压力是很大的。出了国之后那种自尊心谁都不用培养自然就有了,所以我就特别热心用学到的色彩搭配知识去给人指导。惹得每次国内去的女士走哪儿都跟着我,说最喜欢这个翻译,因为她能跟你说形象的事情。

当我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我终于明白,闹了半天我学的这些色彩知识其实对中国人最管用。大家想想,日本也好,法国也好,美国英国也好,这些国家的人,由于他们的美学教育从来没有断档过,他们从小其实已经培养出一定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但尽管如此,他们的色彩搭配还成为问题,不要说我们国内还缺着这一课呢。我要回国做色彩诊断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尽管当时我的先生反对,周围所有的朋友都反对,说你多不容易,在日本公司里你熬出现在的职位,那么高额的工资待遇,那么优雅的舒适的生活环境,你居然想辞职然后干一个当时我的所有朋友都认为虚无缥缈的事。我还是想,只要能帮上周围人的忙,说不定会帮到一代人的忙,让大家懂得色彩,然后带动着你的第二代也懂得色彩,从此把中国人的形象提升起来。我就这样下了特别大的决心,把在日本的所有优裕都放弃,就回国了。

从来没有过的形象上的骄傲

回来之前我分析过,中国没有色彩工作,我哪儿去找现成的员工?再说我干的是色彩咨询业,光说话又不给人东西,你还收人家费,人家会认识它吗?这是一种无形商品,大家能不能接受?回来之后我选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地方做了五场演讲。我发现所有的人都像干海绵一下遇到水那样,渴望的目光就那么一直盯着,演讲完之后所有人都会围上来说:“西蔓你告诉我,我是什么颜色,我适合什么颜色?”我就感觉我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了,那么我就把中国第一家色彩工作室开起来了。

没想到从第一天起,一个月之内就来了好多会员,都是那些听了我的演讲,决心抓住自己后半生形象机会的人。有一个女孩子提前打电话问能不能便宜一点,说她带着母亲一块来做色彩咨询。到了之后她把我偷偷拉到旁边说:“于女士,你可别跟我妈妈说您的价钱是什么样的,因为她不知道我是借了钱带她来的。半年前她和我父亲离婚,她真的没有一点点生活的乐趣,从来不打扮形象,我觉得我不能让母亲再悲伤下去,得给她找点振作的东西,我看了你们的报道就来了,你别告诉她。”我当时听着眼泪都快下来了,我给她母亲做色彩特别尽心尽意。做完了之后,那位女士望着镜子里适合自己颜色的妆,感受色彩诊断带给她的自信,她说两年来真的没这么从心里往外乐过,她说:“我真的还年轻啊,跟这些漂亮人也挺一样的。”想象一下,这位母亲多年被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惑所压倒,今天如此地释放,妈妈也哭女儿也哭我也哭,我那个助手在旁边哭得简直不行了。然后我就说不要钱了。结果那母亲最后知道了还非给不可,后来我就收了一个特别特别低的价。

从我们工作室里走出的很多人自信了,漂亮了,从来没有过的一种形象上的骄傲油然而生。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漂亮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把自己发挥得更好而不是自暴自弃让自己形象堕落下去。你也不用只去羡慕别人说她好看是因为她长得好看,或者是她会打扮我不会打扮等等。有这样思路的人太多了,这根本就不对。我们说发达国家女性会打扮,跟我们区别在哪里?一点奥妙都没有,就是学出来的,从小就学。在日本上高中一直到大学毕业7年内,父母会督促,她自己也会去上化妆课、胸针配饰课、色彩课、款式课、插花课、厨艺课等等,她把做女人内在和外在所有的课程全部学完,大家想想她既不会是一个美丽空壳,也不是一个只有工作才华而没有女人魅力的人。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说她去应聘怎么老聘不上?其实那个同学的能力比我都强。结果后来我给了她一句话,她说你这句话一语中的。我是这样说的:“你老把自己穿成只能挣两千块钱工资的人,你怎么能去渴望拿一万二的工资。”她说:“西蔓,我真是从来没听过这么刺耳的话,但是你是对的。”现在她被北京的一家特别大的企业聘去,八千八百块钱的工资。这是我的一个成功案例。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上来后,我们开始要求过有品位的生活、高格调的生活和精致的生活,要求我们和发达国家一样没有区别。在这样的社会里,要求你的形象更能成为你的代言人,这中间知识和自信是很重要的。再也不能重复过去在20世纪那样,翻一辈子期刊,看一辈子电视的时尚节目,逛一辈子商场,花一辈子钱,在家里磨磨蹭蹭花了很多的时间,到最后都50多岁了,去美发厅之前还说我明天要去弄头发了,你们说我是该剪还是该烫呢?我们早就该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最好,什么是最适合,什么可以去发挥。所以我呼吁21世纪我们来补20世纪没有补足的这一课,让所有女人在形象上能够始终地自信,无论走到任何场合,在任何的时间地点,你都会用自己最漂亮的颜色,最有说服力的着装风格来展现你自己最可人的最靓丽的一面。这样不枉为做女人。谢谢(掌声)!


观众篇

让色彩照亮我们一生

主持人:西蔓老师,您这会儿可能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因为我从现场很多观众的眼睛里看到,大家都想把自己的下半辈子托付给你了。

于西蔓:对呀,刚才已经有人说了,如果你台上要模特,我第一个冲上来。所以我想怎么能够在瞬间把大家的色彩都给看出来。

主持人:然后咱们回家可能第一件事情就是清衣柜,80%都得扔掉。好,把话筒给这位性急的观众朋友——

观众:您好!我对颜色很感兴趣,听了您的课以后受益匪浅,我想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样的颜色,您又是怎样作诊断的。谢谢!

于西蔓:我想这是最有代表性的发言了,那咱们就请这位女士上台,我们现场来给她做一下色彩诊断,也顺便教一教色彩是怎么看的(掌声)。

在我助手做准备的时候,我给大家先讲一点点色彩知识。知道为什么大家过去穿衣在颜色上发生问题吗?那是因为很多人错把自己喜欢的偏爱的颜色当成了适合你的颜色。我们说你喜欢的颜色跟你真正穿起来显现你漂亮、自然、和谐的颜色是两个概念。我经常听很多人说“蓝色不适合我”,“我从不穿绿”,一句话你枪毙了那么一个庞大的美丽色系,我觉得对色彩太冤枉了。应该说每一个颜色都是漂亮的,关键要找到哪类的调子适合你。

为人做色彩形象诊断的时候要卸掉脸上的妆,最好迎着自然的光线看她的本来面目。这几块色布在下面看时搭配很漂亮,我们会以为拿到身上来看也会这么漂亮,其实错了。人原本有颜色,这个颜色就是他皮肤固有的色、他眼睛的颜色、头发、眉毛等等的颜色,这些颜色加起来以后,我们称为是人的身体色特征。我们要努力从中寻找他跟哪类颜色之间有共性关系,如果是一种共同关系,这些颜色拿过来就和她能够和谐相配,如果不是的话就会使他显得阴暗,很不健康像刚刚生过病。像我以前的那种红脸,像你脸上的雀斑、黑眼圈、眼袋都会毫无遗漏地出卖你。所以我们来看一看,她的色彩形象是怎么样的?

(诊断过程略)

大家听听我的诊断结果:她是偏秋季型的人,这主要是由于她头部的色重量带来的感觉,她的皮肤是一个色重量,眼神比较沉稳,穿过度的艳色很可能在她脸上艳出来了。我们来给她做一个口红,是稍微沉稳一点的口红,再给她铺一下秋季的色布。作为一个暖色系的人,当她进行这类暖色打扮的时候,她的皮肤会显得发亮,整体的色彩显得特别的和谐。(拿出丝巾和饰品示意)这个丝巾跟这些颜色都能够完美结合,戴着金色类的饰品,她的品位气质也就得到了最大的和谐提升。对你而言铂金再好也不要去买它。

大家可能看到我说的那个道理,找到她合适的颜色之后,她会同时拥有几十种颜色,因为这些颜色之间和她的皮肤拥有共同的黄色调,在它们之间快速搭配,怎么都不会难看的(掌声)。

想想你的衣柜里为什么那么多的衣服而能够搭配成套的比较少,就是因为你在所有的颜色当中分别买了几件,它们之间失去了一个搭配的关系。让你拥有好多好多衣服最后觉得没有衣服可穿,“女人的衣柜永远缺一件衣服”的无奈很可能就是这样造成的。还有一种现象是什么呢,由于越搭配越不会搭配,又怕自己再买错,这种心理慢慢聚集在一块,就聚集成一种安全心理,怕选颜色。那么你的衣柜里最后就是黑、白、灰、咖啡、驼色这些你认为特别安全的颜色。但是大家一定请记住:这些颜色未必都适合你。

主持人:西蔓老师刚才诊断的这位朋友是一位暖色调的人,你看是不是需要再找一位冷色系的人?

于西蔓:谢谢,这么多人想上台来。长沙暖色系人太多了,我要找一找,她有点冷色的感觉,行。我们来看一下冷和暖的对比怎么区分吧。(拿出色块布样)同样是粉色,冬季型人适合饱和的颜色,你看冬季的颜色都是这些,国旗颜色,敢爱敢恨的性格很分明。(诊断过程略)大家请记住找自己的颜色其实是找调子的差别。好的,给她来进行一个结果断定:冷色的皮肤、黑黑的眉毛,头发也是很黑的,皮肤与眉眼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给她带来一种非常冷峻的印象,适合对比关系。是不是我说的国旗颜色?纯正的鲜艳的饱和度非常高的颜色,很幸福,柜子里很多衣服都不要扔了。接下来我们给她涂了一个大胆的纯色的口红,这一类型的人越涂中间色的口红越没有形象冲击力。(拿出丝巾及饰品)这个丝巾放在柜台里你会买吗?我估计大家不会买,这么多个颜色组合多怯呀,一个人身上不能出现三个颜色,它都六七种了,可能会有点害怕,但是这种纯正饱和的颜色是她的色系,出现在冬季人身上绝对没有问题,会使她显得特别地有品位、靓丽(掌声)。她适合的饰品是什么样的呢?她戴银白的东西会有品位,当然她要戴眼镜的话也应该是白边眼镜。她做了这样的形象后(色块布样快速变换),然后上班,参加一个聚会(掌声)。再换一身再参加一个聚会(掌声)!再跟一个客户约会,怎么样(掌声、笑声)?

观众:今天您肯定不能一一给每个人做色彩诊断,那您能不能介绍这方面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每个人回去都能够起到作用呢?谢谢!

于西蔓:好的。当然做色彩诊断需要专业培养,没有专业培养很难读出身体的色素来,你给人的指导万一错了,又毁了别人的后半生,所以还是要小心一些。但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除了一些严重混合型的人连我们这些专业色彩顾问也要仔细辨别的话,很多的人还是非常接近标准型的。你回家从衣柜里找一些冷色系和暖色系不同的衣服,如果你辨认不出冷暖的话,就把它们放在一块比较,这个偏玫瑰就是冷的,这样咖啡、驼色的衣服归那边,黑的藏蓝归这边。你把这两边的衣服迎着光让周围的家人或者朋友替你认真观察一下,看哪个颜色你能战胜它而不是它战胜你的话,你的结论基本上能出来了。如果你是暖色系的人,一定是总体的色泽加在一块后给人一种黄洋洋暖洋洋的感觉;如果是冷色系的人会给你一种很肃静很沉稳的感觉。我认为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讲最重要的是区别冷暖,而不一定要搞清到底是春还是秋。希望咱们在座的各位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慢慢找到这种方法,把自己的衣柜统一在一个氛围里。只要统一到一个氛围里,你不用担心这些颜色过艳呀,穿了会不会艳俗。适合你的颜色是你能够战胜的颜色,非但不会艳俗,反而会把你的高贵气质衬托出来。我们经常会看到春季的颜色,很多暖色系人说,我的天啊,这样的颜色我们是不能用的,可是当大家看到我、助手、主持人,会觉得我们用得比较好,不是那种品位低下的状态吧(掌声)。希望大家能够热爱每一组颜色,找到自己适合的那一组,让你的形象靓丽起来。

主持人:一位朋友递了一张纸条,问到色彩跟年龄的关系。她问中年女性口红该怎么搭配,是不是中年女性就不太适合很亮的颜色?

于西蔓:特别好的一个问题,我要谢谢她(掌声)!适合的颜色是你自己一生的颜色,跟年龄无关。我们很多女性由于年龄的烦扰,会有一种惧怕的心理,让自己的色彩越来越灰暗,越来越不敢用色,更不敢化妆了,我觉得这不对。在欧洲的那些国家最漂亮的艳丽的一族,其实是中年以上的这一族,因为这些人的肤色最需要漂亮的颜色衬托。不记得是不是张爱玲那位作家说的一句话,她说中国女人是最要打扮的,因为如果中国女人不打扮,过了40多岁之后,她的形象就黯淡无光了。这句话有道理,年龄越大就越应该努力找到自己适合的颜色,然后不管年龄的增长,你巧用色彩,你的形象会和年轻的时候一样美丽,而且会显得非常非常年轻(掌声)。

观众:西蔓老师,我想请问什么是四季色彩理论?

于西蔓:我们现在说了半天,要调回头谈它了。四季色彩理论简言之就是让色彩从高高的艺术殿堂里走下,来为咱们在座的每个普通人服务的一个理论。它是将以黄为底调的暖色系和以蓝为底调的冷色系进行再次区分,将浅淡的轻盈艳丽的拉过来作为春和夏两个色群,比较沉稳浓郁的颜色就跑到秋和冬里了。为什么用四季给它们命名,并不是说现在是春天,我们所有人都穿春天的颜色,不是这样。而是因为碰巧我们区分出来的颜色跟大自然四季的色彩特征特别贴近,所以我们就分别给它取名叫春夏秋冬。如果我是春季的人,那么我一生穿春季的颜色是最漂亮的。如果我错了,去穿夏或者冬的颜色,当然不会生病,我也能出门,就是形象上打折扣。

观众:于老师您好!听说您给很多著名演艺人士、主持人做过色彩诊断,他们给我们的感觉都是挺能打扮自己的,难道也有问题吗?能说说他们的色彩故事吗?谢谢(掌声)!

于西蔓:在北京我已经做过三千多名会员了,男女都有,有普普通通的女工,有白领阶层,有演艺圈的人。咱们都认识的一些演艺圈的人,他们的色彩形象改变我想还是很重要的。你比如说方青卓和我们熟悉的张越,她们两位碰巧都很丰满,从我认识她们那天起,大家可能也熟悉,基本上都是穿着黑的,因为大家都说胖人必须穿黑的,她们就很遵守纪律,都在穿这些颜色。结果我给她们诊断之后,发现两个人都是春季型人,要穿我们这样明快的颜色,真吓着她们俩了。方青卓还可以,接受得比较快,我给她讲解这个道理,为什么胖人不能穿黑,是因为黑虽然有收缩作用,浅色有膨胀作用,但是黑同时有沉重作用,如果大面积穿着黑的话,它给人是一种重的印象,感觉就等于胖了。我们会在旅游车上看到下来的那些美国大胖子游客们,你仔细回想一下,没有一个人是穿着黑的,是吧?他们都穿着非常浅淡鲜艳轻盈的色彩,他会给人一种虽然身体很丰满但是很轻盈的感觉。方青卓马上就接受了,然后就开始身体力行。有次大半夜12点她从上海给我打电话说“西蔓,我太激动了!”我说怎么了?她说你知道我到上海主持一个节目,好几个人说方姐你好像瘦了吧?她说我其实最近又胖了好多斤,我从来就没瘦过,但第一次有人说我瘦了,所以我想就是你说的那个作用。

张越就很有意思,她开始排斥,在一次晚会上她直言不讳,说我这么大再穿上鲜艳的颜色坐到那儿哪行啊?她就不敢。但是当她看到方青卓、看到很多人的效果之后,她发现有一定的道理,后来她跟我说西蔓你别着急,她说最近你是不是还在看我的电视形象?我不是不听话,我已经开始在逐渐听话,我已经把春季的料子都买好了,还没做出来呢。所以最近可能大家会发现,张越已经开始穿得有点浅起来淡起来了,事实上很多人夸她浅淡了很漂亮的。像曹颖她是冬季型人,适合穿这种纯正的国旗色,做大对比搭配。张震也是冬季型人,张震也是被指导了之后说我终于明白了。大家会发现他经常穿一身纯黑色的套装,里边戴着明黄色的领带,这是我给他的指导。

虽然他们是明星,是公众人物,但是这样的效果在所有人身上都能体现出来。我特别希望我的色彩观念不是指导了阳春白雪那层人,或者说有钱才能接受这一套东西,根本不是这个概念。我希望它是一个对应大众的东西,我希望下岗女工也能在地摊前通过十块钱像我那样挑到一个丝巾,然后戴着,只要色彩选对了同样会有效果,同样会给人一种很和谐的高品位的印象(掌声)。

观众:西蔓老师,您认为中国人高品位的审美理念已经形成了吗?

于西蔓: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正在形成,而且最可爱的是我们所有人都在渴望这种高品位理念的形成。大家不知注意没有,最近一些谈品位的栏目受人关注。在北京《格调》这本书卖得特别特别的好。当我们的社会生活水准偏低时,我们会更关注于满足生理需求,有件衣服穿就行了。我记得那时候人家送我一件从法国买回来的皮大衣,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跳蚤市场的东西,颜色非常独特,当时我拿起来根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颜色,是不是自己的款式,就连续穿了好多年。那个时代我们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丰富的色彩产品有了,我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最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开始注重个人的生活品质了。在这种时候人的生活理念会逐渐得到一种提升,一定会朝着品位社会这方面靠近。由于有这样的靠近,才有我们这样的色彩顾问色彩搭配师职业应运而生。现在我真是觉得咱们已经到了一个关注品位的时代,希望大家能够借我这个演讲,从今天开始,回到家里或者在任何一个公众场合,都从一些细节入手,看你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关注品位。借用圣罗兰的话,品位优雅是从17岁时候开始养成的(掌声)!

观众:你好!我想问于老师这样一个问题:您做色彩是国内的第一家,有新事物出现往往会有很多纷纷效仿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就会把一个本来不错的行业做得鱼龙混杂,你有担心吗?

于西蔓:我当然有担心,很多人把我评价为色彩咨询行业的领头羊,那么我就一定要做好这只羊。我经常教育下边的员工或者我的学生,我跟他们说:知道色彩顾问是什么样的职业吗?他们说是美的职业,我真喜欢,进到这里我就高兴,我能天天扮靓。我说你们错了,色彩顾问是一群穿得漂漂亮亮但是辛辛苦苦做事的人群,因为我们所有最早期的色彩顾问都肩负着开拓的责任。大家发现我嗓子很哑,就是因为我在全国到处飞,到处去跟我们这些爱美的女性和男性传播色彩观念。我恨不得让大家一夜之间就变靓,就懂得自己打扮的秘诀,并让这些秘诀照亮你的一生。但是我就像今天无法给大家一一诊断一样,我没有办法把每个人的形象都手把手地做过来。于是我就开始培训学生,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摔了很多很多的跟头。但是我说我最不怕的一件事就是被克隆,如果克隆更多的色彩顾问,把她们送到全国的各个地方,哪怕边远的山村,让所有的女性都能够通过她们的色彩顾问,找到自己适合的颜色和形象定位,我从日本回国的心愿才算真正实现。谢谢(掌声)!

观众:你好,西蔓老师!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女士并不习惯每天化妆,那么请教您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打扮自己吗?

于西蔓:第一个方法肯定是如果你不化妆,那一定穿自己适合的颜色,就像刚才我们给那位女性做过的形象一样,给她做了一个口红,用适合的颜色来照亮她。但是我说每个人其实都想偷懒的,谁也不愿意起早做形象,但是由于我们要考虑到形象跟你一生的事业关联、家庭关联、生活关联,那么就要选出一些时间来做,每天早晨早起半小时如何?给自己上一点薄薄的妆,化一个口红,再稍微做一点发型,用这么一点时间,你会终身受益。我想送这位女朋友一句话:美是需要投资的,重要的是投资时间而非一定投资金钱(掌声)!


评论篇

喜欢于西蔓的几个理由

彭国梁

因为女性频道,我对一个叫于西蔓的美丽女人有了兴趣;因为霍红,我又不得不说一说喜欢于西蔓的几个理由。

“中国第一位国际色彩顾问”于西蔓“特别特别激动”地在电视上侃侃而谈,谈她在日本的种种经历,谈“女人不能穿错半生”,谈“21世纪的女人应该是一个形象自信的女人”。说实话,对那些在国外吃了几年洋饭回来就摇头晃脑说不知道车怎么开不知道马路怎么过的女士或先生我是不怎么在意的,但于西蔓似乎是个例外,因为她说的是美丽,是色彩,是“优雅从17岁开始”。

霍红,我们习惯地称之为霍大侠,自从她到了女性频道,自从她与“21世纪我们做女人”这样国际的大话题扯上了关系,她就忙得云里雾里,满天下飞来飞去的,让我们这些老朋友想见她一面都不得不叹一声“谈何容易”。早两天,忽然就见到了她,一见,她就把一堆于西蔓的资料推到了我的面前,并非常肯定地断言我一定会喜欢。且不由分说,还要我说出喜欢的几个理由。我知道推脱是比较难的,说说就说说。

在正式阐述前我特意搞了一次“民意调查”,在于西蔓来长期间的贴身人群中进行,先了解女士们喜欢于西蔓的几个理由:

编导汤承志如是说——

关于西蔓我最想说的是,只要你接触她,就会爱上她。做女人做到她这个份上,这一辈子也就值了。

喜欢西蔓,喜欢她是一个爱自己的女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女人抱怨:其实很想打扮自己可就是没有时间。于是出门后,我们看到的是灰头土脸、穿着过于随便的女人,毫无美感可言。可西蔓的到来,似乎给女人们来了一剂强心针。她穿着艳丽的色彩,化着得体的妆容,带着不可状言的自信,举止优雅、神情自若。女人们开始嫉妒她。可西蔓却告诉每一个女人,只要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就会有信心,然后每天多花5分钟,就会和她一样漂亮。其实只要找到美丽的捷径,让自己光彩照人,并不是明星们的专利。

喜欢西蔓,喜欢她对美的执著追求。熟悉西蔓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她不会允许自己在没有打扮好的情况下出门。她认为,打扮过于随便也是一种对别人的不尊重。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西蔓觉得日本女人不管长相如何,都会把自己打扮得精致又得体。她想在国内要是也有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学习,中国女性可以更漂亮。于是她拿出其他中国女人可能不愿意拿出的一笔高额费用去学习礼仪、色彩、化妆、服饰搭配等等。为了学习这些,西蔓几乎生活困窘,可西蔓不在意,她要把过去20来年没有机会学习的这些和自己的美丽息息相关的知识都学到手,并希望能有机会带给国内的女性分享。爱美的西蔓经常穿着雅致的套装,身材挺拔。我们在论坛现场给她佩带胸麦的时候发现,西蔓为了保持体型,在炎热的天气她也绑着一件塑身内衣。可见西蔓之爱美。

喜欢西蔓,喜欢她的真诚。可能因为从事的是一份服务人的工作,西蔓任何时候都是微笑待人。西蔓她热心而又诚恳的与我们这些女子分享她的美丽心得。她告诉我们,粉底是化妆的关键,可并不是贵的粉就是好的。她说她现在用的就是几十元一套的粉底。一支深色的,一支浅色的,仅仅这两只就可以调出深深浅浅合适自己的色调。有关她色彩理论的知识,可以想象得到,西蔓自从业以来就重复讲过了多少遍。可还是有很多爱美的女人们,不断地重复同一个问题,而西蔓从来都是不厌其烦的仔细回答。把美注解到一份耐性上,特别是注解到那些完全要从ABC开始启蒙的人身上,长此以往也不容易。

说这么多,其实就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西蔓带来的色彩知识,和足够让每个女人美丽的信心,弥足珍贵。这一堂课,女人一辈子受用。

剪辑罗景如是说——

西蔓抵长是节目录制的前夜。大家兵分两路,一路在机场迎接西蔓,另外,我、谭淞、主持人钟爽、嘉宾洪驰守候在宾馆,并聊着第二天的节目。

大家对西蔓的了解全都来源于从杂志、网上搜集的厚厚一叠资料。也许一直在媒体工作的原因,对于一些“专访”“特刊”中对她的渲染,我一直是一种不惊不诧的心态。可能还有些许不屑:不就是教人如何穿着搭配吗?

9点左右,伴着一阵嘈杂声,西蔓在两位老总及编导罗霞“汤包”的簇拥下到了房间。从大家脸上的兴奋表情上看得出,几个“女人”正聊在兴头上。我不知是否该用“惊艳”一词形容西蔓给我的第一感觉,嫩绿色的套装,白皙而健康的肤色,自然、无可挑剔的妆容,指甲与高跟鞋都是金色的,相互呼应。女人天生的小嫉妒让我不由地仔细打量着她,总想找出一点不协调的小毛病。但是,我确确实实挑不出:发型、首饰、皮包……每一个细节都结合得那么完美。虽然她不算很漂亮,不算年轻,身材也不够标准,但是高贵与时尚、活力与端庄、亲切与自然都融合得那么自然。也就是这“惊艳”的一瞬,改变了我对“色彩咨询”行业的看法,我确实折服了。

西蔓与我们聊天,也全然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和嗓子的不适。我们也乐得“近水楼台”趁机讨教。当西蔓主动为主持人钟爽作出色彩诊断以后,女人的爱美之心彻底爆发。每个人都不愿放弃这个让自己更美丽的机会,争先恐后地向西蔓推荐自己。西蔓绝不推脱,随和仔细地诊断着每一个人,认真地告诉你穿什么颜色最漂亮,适合什么样的发型。有人说“工作的女性最可爱”,眼前的西蔓,那份专注,那份投入,真的让我感动,让我敬佩。女人的极致,不过如此。

文案罗霞如是说——

她很漂亮,而且很注意保持这种漂亮。

没见过她本人之前,我看过关于她的资料,在网上见到她的照片,照片中的女人有精心打理过的头发和妆容,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永远明亮的衣裙颜色。那时候我想,她精致得就像一本美丽的杂志,不说话,一切自明矣。

见到她,她与助手正从机场出口走来,淡绿色套裙,淡黄色上衣,有黑的眼和红的唇,在笑。

这笑容实在温柔,我看出了神。

西蔓老师,我这样叫她。西蔓,她们这样叫她,她一概以笑容回礼,温和、不含半分火气,就像一杯纯净水。

从机场去下榻酒店的路上,我说,大家都等着见您呢。那我刚下飞机呢,这乱糟糟的。她第一反应便想自己的形象。便从包中取出粉盒、口红,对镜补妆。她用小刷在盒中细细调出想要的颜色,再一点点抹到唇上,化成一片殷红。

书上说,男人最喜欢看女人化妆时的样子,殊不知,女人也喜欢看女人化妆的那份自信,那份恬淡自如,是喝多少太太口服液也补不来的。

有时候我看着她,费劲地想从她的打扮上寻出什么不是,没有,没有。我找不到不合的地方,心中便会溢满稠稠的情绪,有佩服、有惊讶,还有一点点不可思议。

实在喜欢她。这漂亮、温柔的女子。

女士们说了,现在我这位男士要从另一个角度看风景了。

爱臭美的女人永远是可爱的

于西蔓在其演讲中说:“其实我也是从穿错半生开始的。”她用的是一种“先抑后扬”的技巧。不过,她说的也确实是一通大实话。从她的经历可以推测,她那穿错衣服的半生,也正好是我们这个民族穿错了衣服的几十年。那几十年,我们的国家是贫穷的,人的思维也是贫穷的。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个色彩单一的年代。

那时候也有红色,可那是红宝书红袖章的红;也有黄,可那是黄军帽黄军装的黄;也有黑,可那是黑五类的黑。

那时候,举国上下,穿着一片灰暗。

那时候的女人着装,简直是世界之最的行为艺术,是一个时代移动着的笑话。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大概谁都记得,那时的姑娘们最时髦的打扮是,一身黄军装,腰系宽皮带,斜挎黄书包,照相时,手捧红宝书在胸前。这两年有关知青的书出了不少,这样的照片真是要好多就有好多。

那个时代的男人就更不要说了,除了灰色的中山装,就是蓝色的学生装,再就是洗得发白的旧军装。那时候,谁要是爱美谁便会受到歧视。那时候讲究的是艰苦朴素,服装上的补丁是受人称赞的。我记得当时有一个知青点的领队,他有一条补了24个补丁的裤子。他这条裤子是一条很有名的裤子,他穿着这条裤子走在田垅中便成了一种象征。这条裤子使他成了知青的楷模,这条裤子使他优先进了当时的工农兵大学,这条裤子使他成了当时的英雄。

记得是1970年吧,我还在乡下的一所中学读书。我曾经与另一位同学托人从长沙买了两双白色的网球鞋,当时简称白网。我们刚穿上脚时,别提有多么的兴奋,我们简直要飞起来了。我们从这个村跑到那个村,在一条又一条田埂上,我们的白网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就因了这“白网”,我们的背后便有人指指点点了,甚至有人说我们是“水老倌”,是那种被资产阶级的歪风邪气熏坏了的男孩。你说可不可笑呢?

那时候,我们班上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在城市工作,她的打扮总是与众不同。比如头发上的夹子,比如衣服上的扣子,特别是衣服的式样。总而言之,她总是让我在上课的时候走神。有一次,她穿了一双在脚背上系带子的鞋,好像是叫什么“蝴蝶鞋”吧,那鞋的式样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大家都叫她资产阶级的臭小姐,有几次,她都气得哭了,但我没有气过她,我觉得她特别的可爱。

于是我就想,于西蔓在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一定也像我记忆的小女孩一样爱臭美,而这种爱臭美的小女孩,即使是欺侮过她的男孩子,在心里也是很喜欢的。

说了这么一箩筐,无非是说,于西蔓的穿错半生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喜欢她的理由之一,就是她犯的错是一种美丽的错。爱臭美本身没错,她错的是审美上的错。而审美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与素养。

作家池莉在回答一个刊物的提问“21世纪什么女人最吃得香”时,她说:“有时候想想,还真的不敢胡说往后的时代里什么样的女人最吃香。但是,我敢断定什么样的女人最不吃香。在21世纪,有狐臭的女人不吃香,太霸道的女人不吃香,总是把口红涂到了嘴唇外面的女人不吃香,每一双丝袜都跳了丝的女人不吃香,锋利如刀的女人不吃香,腻腻歪歪的女人不吃香,讨厌动物的女人不吃香,谎话连篇的女人不吃香,自恋情结太重的女人不吃香,母爱薄弱的女人不吃香,矫揉造作的女人不吃香,过于絮叨的女人不吃香,答非所问的女人不吃香,不懂得自己真实年龄的女人不吃香。”池莉说了这么多的女人不吃香,那她心目中吃香的女人肯定是没有以上这么多缺点的。而没有以上这么多缺点的女人,肯定是除了精神上有很高的素养之外,在生活中一定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的爱臭美的女人。

由此可见,于西蔓就应该当之无愧地成为21世纪最吃香的女人了。

优雅让女人更加美丽

漂亮的女人容易找,而优雅的女人却不是那么容易碰到的。优雅需要文化,需要品位,需要审美,甚至需要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不知是谁说过,培养一个贵族,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一夜之间则可以冒出来无数的暴发户。想想也实在是不无道理的。

培根在《论美》一文中说:“仔细研究一番可以发现,形容之美优于色彩之美,而嘉言雅行之美又胜于形容之美。画家难以表现至胜之美,因为这种美难以尽现直观,此为一种精妙奇异之美。”我以为,真正的优雅就应该是一种“精妙奇异之美”。

自然就想起了有“英格兰玫瑰”之称的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戴安娜的服饰一度领导着英国乃至世界的潮流,并被誉为世界上极少数的以个人的魅力超越华服美玉的代表。有评论家说:“戴安娜个人的整体装扮,其实可以被视为是白人上流社会的缩影。我们从戴妃一套套的正式服装中,不仅可以品味出戴妃的高贵与优雅,而且还能清晰地审视她一生光彩的流程。”

风姿绰约的戴安娜其“形容”无疑是美的,其“色彩”的美也是公认的。但她的美并没有停留在形容和色彩上。随便翻开一本戴安娜的纪念册,你就会发现,那一张张光彩照人的照片,大多是与一个“善”字连在一起的:“戴安娜在巴基斯坦作亲善之旅”,“戴安娜访问萨拉热窝慰问受伤者家属”,“戴安娜手执地雷以警世人,她呼吁全球禁用地雷”,“戴安娜访问被地雷炸伤致残的人”。戴安娜的“嘉言雅行”再加上她的“形容”与“色彩”之美,于是,她高贵了,她优雅了。

于西蔓曾经在日本被一位60多岁的优雅女人所震撼。她认为那位老女人的优雅是渗到骨子里的,是她从小就关注做女人的味道,懂得内涵与外延的完美结合,是多年修炼的厚积薄发,是由内往外散发的。于西蔓这种对优雅的把握是很到位的。这大概也是我喜欢她的又一条理由。

记得我在读大学时,经常去图书馆借书。透过图书馆的窗口,我发现给我们登记借书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那老太太的微笑里透着慈祥,那端庄,那涵养,让人一见就不敢有稍微的放肆与轻薄,简直像见了圣母一样。毕业至今,我还经常向人提起。我想找一个词来形容,找来找去,恐怕只有优雅二字方才适合。因此,当于西蔓一说到那位日本的老太太,我便有一种亲切感。仿佛她说的就是我们大学图书馆的那位老太太。

于西蔓引用圣罗兰的话说:“优雅是从17岁开始学的。”意即从小就要开始学习优雅。说起来真是惭愧,17岁之前,我恐怕连优雅二字都没有听说过,我们听到的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与天斗其乐无穷”等等。就说这穿衣服吧,什么时候我们又认真地学习过要怎样才穿得优雅呢?

其实,也不一定就非要读什么“色彩四季理论”之类,也不一定就要拜国外的什么大师。只要明白,优雅是可以学习的,那么,就处处留心皆学问了。

我的书架上就有一本《色彩趣典》,“宇宙万物,没有不带色彩的”,“色彩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医药等方面。至于绘画,则更是人类利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悲与喜、憎与爱,苦与乐的艺术”。其中“生活与色彩”占的比例特别大,其内容既丰富又有趣。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我所偏爱的。其中,就有一章专谈“衣衫”。李渔曰:“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然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配之色,皆一定而不可称者。今试取鲜衣一袭,令少妇数人先后服之。定有一二中看,一二不中看者,以其面色与衣色有相称、不相称之别,非衣有公私向背于其间也。”

于西蔓用她的亲身经历与切身体会告诉我们,仅有美丽是不够的,想要过一种精致的生活,有品位的生活,就得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慢慢地优雅起来。优雅是可以伴随人一辈子的。

优雅并非高不可攀,优雅是可以学的。

于西蔓就是慢慢学的,她把优雅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并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从色彩开始,从自己的服饰开始,一个个都变得靓丽而优雅。

美丽的“教唆犯”

我喜欢于西蔓的理由之三,就是她勇于把这种“美丽的教唆”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她本来在日本已经熬出了头,可以不慌不忙地过一种优雅而舒适的生活,可她却没有在“独善其身”上原地踏步而是另买马另配鞍地“而今迈步从头越”了。

“中国第一家色彩工作室”。这个点子真好。

好点子就是要卖钱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可道,非常道。于西蔓赚的是色彩的钱,赚的是美丽的钱,赚的是优雅的钱,赚的是品位的钱。我给她算了一下,三千多名会员,每人约三千元的收费,她单是用“色彩季节理论”为“个人色彩诊断”这一项,她就赚了近千万元了。还有“色彩营销”“城市色彩规划”等,那她这位“色彩大师”与“美丽天使”赚的就更多了。

赚得多是一件大好事,大可不必因此而眼红。

她赚得多,就意味着我们这个国家的色彩被唤醒,品位在提升。

我喜欢于西蔓的商业头脑。我喜欢她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以美丽的名义大赚其钱,赚得堂堂正正,赚得优优雅雅。

早一段时间,电视里也有一位优雅的女人在大谈美甲。她好像也是在国外深造,回国后就成了“国内美甲第一人”。自从她从电视上伸出那花花的手指与脚趾,一时间便有数不清的女人的指甲就开着这样那样的花了。那也是一个爱臭美的“教唆犯”,我对她也非常地欣赏。

于西蔓说她最讨厌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男士。真不好意思,我曾经大概就是她所讨厌的男士之一。我的家就像狗窝,长期把沙发当作床,有时候不洗脸不洗脚和衣往沙发上一躺就睡着了。被子不知道几个月才洗上一次。那次第,怎一个脏字了得。后来,阴差阳错地,一位爱臭美的小姐成了我的女友,几年下来,她倒是没有近墨者黑,而我则近朱者赤了。现在我的胡子里大概不会有虫子了,我居然也学会了天天洗头洗澡,进门换鞋,睡觉之前漱口刷牙。衣服呢?也不再那么皱皱巴巴了。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变得也还愉快,也还舒适,稍不留神,我也就开始学起优雅来了。

学优雅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

精致的生活是令人向往的。以前脏乱差惯了,以为那是一种自由自在,是一种文人特有的做派,还用这样那样的谬论为自己开脱。然而,当精致的生活就在眼前招手,只要自己稍稍勤快一点,多走几步,便能享受到那精致生活的种种妙处时,方才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由此可见,我喜欢于西蔓,也不是没有来由的。

男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总是有其道理的,但不管什么道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他肯定怀着一点私心。比如,我喜欢于西蔓,就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正好符合了我的某些想法或者说满足了我的某些欲望。

记得有一次我在街上走,发现有一个女人穿着一条皱巴巴的肉色连裤袜,那可能是我见到的世界上最难看的一条连裤袜了。我实在无法想象,她凭什么有那样的勇气将它穿到大街上来呢?她自己舒不舒服倒在其次,问题是她已经影响了市容,当时,我真想把负责城管的叫来。

我忽然想,那个女人要是听了于西蔓的演讲,她是不是会对自己拙劣的着装有所察觉呢?如果有所察觉,那于西蔓就功不可没。

还有,平时我们在街上看到的,有的女人内衣外穿,有的女人又矮又胖她居然还穿着绷得紧紧的吊带的露背装,用长沙话说,那真是“显背”。有的女人化妆化得异常恐怖,有的女人长得漂漂亮亮,可那衣服怎么看都不顺眼。也许,这些女人都是好女人,但这些好女人确实有“病”,这些病还真得找像于西蔓这样的医生来诊断。诊断好了,我们男人的眼睛也就有福了。

女人漂亮了,会打扮了,一天比一天优雅起来了,男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自己的老婆不在话下。别人的老婆饱饱眼福也是好事。

早几天,老娘来了。她老人家平时总是一身蓝或一身青的,总怕穿花了别人会说她70几岁了还老来俏。老来俏又有什么要紧呢,你看国外的老太太一个比一个鲜艳与灿烂。于是,女友帮她买了两件浅色的毛衣,还买了一双灰白色的皮鞋。这么一折腾一打扮,意外的效果出现了,七十几岁的老娘看起来居然不到六十岁了。老娘一年轻,自然,我这做儿子的也就显得更年轻了。

男人也要打扮,但这方面男人们的知识总是显得有点贫乏。我刚参加工作时,还闹过一次笑话,现在拿出来说说,也好作为一个例子,让那些曾被我损过的女人反戈一击。大约是1981年的冬天,我花了60多元从一个女同胞那里买了一件呢子大衣,女式的。我居然穿着那件女式的大衣在冷水滩那个地方招摇过市了一年多。是否影响了市容,我不得而知,反正没有人向我抗议。要是现在,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穿着上街的。这充分地说明我那时是何等的无知。我现在之所以有了一点进步,除了与时代一同进步之外,还要感谢于西蔓们,要不是天下有着这么一些爱臭美的女人,像我这样的男人恐怕还得继续地无知下去。

男人变得优雅了,走出去,就会更加地自信,更加地受人欢迎与爱戴,这男人当然是受益了。女人变得优雅了,走在街上,街道就会因之更加热闹与繁华,城市的品位也就因之而提升了。作为男人,满目都是优雅的风景,怎不感到这世界的鲜活与美丽呢?

总而言之,于西蔓们的事业越发达,赚的钱越多,我们男人的受益也就越多。最后,我得用一首歌的几句歌词来结束我这篇啰啰嗦嗦前言不搭后语的文章: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

往前走,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啊……

(作者系《创作》杂志主编,作家、诗人)